你好,欢迎来到世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世铝网  >  铝业资讯  >  铝行业  >  正文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2025-10-17 08:52:23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2025年9月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0.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先行指数70.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一致指数为69.7,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

  9月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0.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本月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仍处在 “正常”区间中下部,具体情况见图1。

  在构成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的12项指标中,LMEX指数、M2、汽车产量、家电产量、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月投资额、有色金属进口额、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有色金属出口额等11项指标位于“正常”区间,仅商品房销售面积1项指标位于“过冷”区间。

  先行合成指数小幅上升

  9月份,先行合成指数为70.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同比出现上升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LMEX指数、M2指数、汽车产量指数、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及有色金属进口额指数,升幅分别是4.1%、8.6%、1.9%、6.6%和1.0%;环比出现上升的指标也有4项,分别是LMEX指数、M2指数、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及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升幅分别是5.0%、1.2%、1.3%和2.3%。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图1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趋势图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图2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灯号图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图3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合成指数曲线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国际方面,9月份,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区域分化、韧性与风险并存”的格局,国际主要经济体受政策调整与外部扰动影响呈现差异化表现。

  在国际经济领域,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表现分化,政策调整与贸易环境变化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美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9月25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3.8%,较此前公布的修正数据上调0.5个百分点,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另外,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上修幅度显著,衡量核心动能的最终私人购买增速达2.9%,新屋销售和首申人数等数据亦超预期改善。尽管9月份Markit制造业PMI回落1个百分点至52%、服务业PMI下降0.6个百分点至53.9%,但综合PMI 仍维持在53.6%的较高景气水平,显示经济扩张态势未改。欧元区经济则呈现“服务业支撑、制造业疲软”的特征,9月份,综合PMI小幅上升至51.2%,但制造业PMI回落至49.5%的收缩区间,服务业PMI 回升至51.4%形成一定支撑,通胀水平保持平稳;8月份,CPI同比小幅回落至2.0%,核心CPI持平于2.3%。日本制造业PMI继续处于荣枯线以下,经济仍在财政可持续性与输入性通胀防控之间寻求平衡,政策调节空间受贸易环境变化进一步压缩。

  亚洲市场在全球经济中表现相对突出,9月份,亚洲制造业PMI维持在50.9%,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三季度均值较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显示区域经济保持平稳扩张态势,且恢复韧性强于欧美等地区。从主要国家看,印度制造业PMI虽有下降但仍高于57%,泰国、缅甸制造业PMI上升明显至53%以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也基本保持扩张,这种韧性一方面源于亚洲主要国家坚决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区域贸易合作的推动作用。不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已开始显现,当前,大规模关税政策波及主要经济体核心产业,全球贸易秩序面临重构,出口导向型国家增长压力持续上升,而宏观政策工具逼近极限,高债务与高利率的组合进一步压缩了各国的政策应对空间。世界经济论坛调研显示,72%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状况将恶化,82%预计地缘经济碎片化会升级,这种不确定性正加剧全球经济的结构分化。

  国内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30日发布《9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当月采购经理指数传递出积极信号,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修复,服务业保持稳定运行,经济总体扩张节奏略有加快。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8%,虽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已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显示生产端复苏动能增强。其中,生产指数升至51.9%,达近6个月高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达到51.9%、51.6%和50.6%,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等行业产需两端均保持活跃,新订单指数同步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7%,市场需求景气度逐步改善。企业预期持续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至54.1%,农副食品加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信心尤为充足。值得注意的是,小型企业 PMI 较上月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至48.2%,尽管仍低于临界点,但景气改善幅度显著,显示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效果逐步显现。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虽微降0.3个百分点至50.0%的临界点,但服务业总体保持扩张态势,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始终稳定在55.0%以上,反映企业对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综合PMI产出指数升至50.6%,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继续加快,经济恢复的韧性持续显现。

  产业方面,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8%,比1—7月增长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7%。8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97.8 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精炼铜产量130.1万吨、同比增长14.8%,原铝产量380.0万吨、同比下降0.5%。1—8月,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5431.7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精炼铜产量989.1万吨、同比增长10.1%,原铝产量3013.8万吨、同比增长2.2%。8月份,6种矿山金属含量52.8万吨、同比增长0.5%。1—8月,6种矿山金属含量累计367.5万吨、同比增长4.6%。分金属品种看,所有6种矿山金属含量保持增长,其中,锑、铅和锌矿山金属含量增长较大,同比分别增长12.6%、6.3%和4.5%。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较1—7月收窄1.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3.2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7.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2%。1—8月,民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9.3%。其中,矿山采选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8%;冶炼和压延加工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

  进出口贸易方面,铜精矿进口保持增长,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及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均下降。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进口方面,8月份,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75.9万实物吨,同比增加7.2%,环比增加7.8%;1—8月,中国累计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005.4万实物吨,累计同比增长7.9%。8月份,中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2.5万吨,同比增长2.4%。1—8月,累计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353.6万吨,同比下降2.1%。出口方面,8月份,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53.4万吨,同比下降1.5%;1—8月,中国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399.6万吨,同比下降8.2%。

  市场方面,9月份,全球有色金属市场整体呈现分化态势。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受宏观经济预期与供需结构差异影响,主要金属品种走势不一。LME三月期货价格中,铜、铝表现相对强势。铜价受全球供应链偏紧及新能源领域需求支撑,9月份震荡上行。LME三月期货铜涨幅明显,开盘9908美元,收盘10268.5美元,上涨366.5美元,月均10022.15美元;铝价因能源成本高企和库存下降,延续小幅上涨态势。相比之下,铅、锌价格承压回落,其中,锌价受海外冶炼产能恢复及需求疲软影响,跌幅较为明显。

  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及现货市场受基本面因素和国内政策导向驱动,铜、铝期货价格跟随外盘上涨,但涨幅相对温和,反映国内对高价资源的谨慎情绪。在现货市场中,铜现货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波动较小;铝现货因国内产能调控政策支撑,价格稳中有升。铅、锌现货表现弱于期货,尤其是锌现货需求不足,叠加进口资源到港,价格持续阴跌。需要指出的是国内锡价波动明显,9月份,SHFE三月期货锡开盘280000元,最高282400元,最低267310元,收盘274990元,较上月下跌5010元,月平均价271940元。国内现货锡价受期货市场影响,整体波动幅度相对可控,未出现极端单边行情,整体与国内外期货锡价的波动趋势形成呼应。

  9月份,新能源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化,供需格局与政策因素主导波动方向。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主力合约均价同比下跌7.8%至73140.0元/吨,工业硅主力合约均价同比下跌12.2%至8665.0元/吨,反映出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供应过剩局面。

  效益方面,全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有色行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1—8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7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3008.1亿元,比去年同期(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长17.7%,增幅比1—7月扩大3.5个百分点。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809.3亿元、同比增长33.9%,占26.9%;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670.8亿元、同比增长10.9%,占55.5%;加工企业实现利润528.1亿元、增长18.5%,占17.6%。

  综上所述,分析认为,9月份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国内经济景气度逐步回升,制造业复苏动能增强,带动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金属品种产量保持稳定。行业投资增速较快,尤其是矿山采选领域投资增长显著,民间投资亦稳步跟进。进出口呈现分化特征,部分金属原料进口增加,而部分加工品出口有所下降。市场层面,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不一,国际市场部分工业金属受供需影响表现较强,国内市场受基本面与政策导向驱动,部分品种价格波动,新能源相关金属价格同比有所回落。行业效益持续向好,规上企业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增长,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结构保持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有色金属景气指数仍将处于“正常”区间小幅波动。

  附注:

  1. 有色金属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有色金属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7项指标构成:LMEX指数、M2、家电产量、汽车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有色金属产业固定资产月投资额、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

  2. 有色金属产业一致合成指数(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5项指标构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额。

  3. 有色金属产业滞后合成指数(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职工人数、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产成品资金(期末占用额)、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综合景气指数由12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 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 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7. 有色金属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为便于分析,编制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时,暂未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的数据。

(责任编辑: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