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世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世铝网  >  铝业资讯  >  铝企风采  >  正文

贵阳铝镁院四项科技成果“”,两项科技成果“”

2025-09-05 09:20:16 来源: 贵阳铝镁院

  近日,贵阳院牵头完成的“基于数据和模型驱动的铝电解槽分布式全息监控一体化系统”等六项科技成果,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六项科技成果在技术创新、技术经济指标、成果转化,以及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行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本次评价的贵阳院六项科技成果中,四项成果整体技术达到“”水平,两项成果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贵阳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赤会上指出,贵阳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科改行动”企业,始终以“激活新质生产力”为主线,通过系统性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设计院向现代科技型企业的转型。他表示,贵阳院将持续深化“科改”成效,聚焦全球轻金属冶炼领域技术突破与装备升级,加速建设成为“的轻金属冶炼行业全流程技术、装备成套供应商和智能运维服务商,主要投资人的技术战略合作伙伴”,持续为行业发展赋能。

  科技成果简介

  1

  基于数据和模型驱动的铝电解槽

  分布式全息监控一体化系统

  该成果研发了铝电解槽关键参数分布式在线实时感知及智慧物联技术,构建涵盖电热平衡、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及氧化铝浓度的多要素模型,形成集多传感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模型算法于一体的全息监控新技术及系统。攻克了数据+知识+机理融合驱动建模、感知设备物联化,数据三维可视化及分析智能化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阳极导杆电流、“三钢”温度检测相对误差均≤2%的高精度检测。为铝电解行业提供了远程大数据挖掘和运行状态分析的新服务模式,推动铝冶炼向高效节能、数智驱动发展。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

  关键工艺成套技术与装备

  该成果聚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工艺产品均质性差、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石墨化炉寿命短等行业难题,率先突破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关键瓶颈。研发的新型节能长寿命石墨化炉、均质石墨化核心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与关键装备,成功将石墨化炉寿命延长50%、产品均质性提高50%、节电2000kWh/t。本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力推动负极材料行业向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3

  铝电解槽智能打壳下料控制

  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针对铝电解槽“包卡堵”难题,槽控系统实时数据流和卡堵识别气压数据流融合机制,研究了电解质过热度、氧化铝浓度与智能打壳控制机理。开发了微型压力传感器+智能算法组合装备和气电双控+匀速打壳节能压壳气缸控制系统,解决了非接触式卡堵识别、实时监控和处理难题,实现了电解槽氧化铝浓度均匀性控制。项目成果在30多个系列进行了推广应用,提高了铝电解槽控系统自动控制水平和在线控制能力,可延长气缸和打壳头寿命30%,降低劳动强度30%,提高电流效率0.3%,降低电耗40kWh/t-Al。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4

  铝电解槽智能排烟及能量平衡槽控

  技术研发与应用

  该成果针对铝电解槽排烟稳定、均衡且适配动态生产的核心需求,项目攻克了高温腐蚀环境下电动蝶阀改造与烟气防堵测量等难题,技术集成排烟管网水力平衡与电解槽热平衡控制,研发出基于数据与水力模型的槽控系统,通过动态调节排烟量保障了电解槽热平衡。该技术工况适应性强、均匀性精度高,将支管阻力不平衡率控制在5%以内,并能动态适配电解槽排烟需求,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提升铝电解装备、槽控技术及信息化水平作用显著。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5

  铝电解能质提升关键

  技术研发与应用

  该成果聚焦电解铝项目升级改造投资和电耗指标,研发了铝电解能质提升关键技术体系。融合铝电解全工序与智能化技术,构建全流程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的槽本体节能局限,为电解铝企业升级改造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开发的自锁式槽壳、靶向智能集烟、抗扰稳流母线等多维度能质提升技术,显著降低电解槽单位电耗;创新应用高效降阻母线技术,减少无功损耗。成果适用于新旧电解系列,助力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整体技术达到“”水平,其中“电解铝生产线多目标投资决策模型”达到“”水平。

  6

  铝工业场景分布式光伏系统装配

  技术开发与应用

  该成果针对铝工业复杂环境(含异型屋面、复杂水域)及强碱、强磁特性,攻克光伏组件装配难题,研发“HDPE+有机溶剂+缓释剂”改良型浮体及梯级防磁材料,提出光伏阵列自适应锚固技术,开发光伏运行监控系统。改良材料及结构显著提升浮体浮力约40%,梯级防磁技术增加装机容量、降低设备故障率,监控系统实现巡检自动化,减少运维人员与非计划停机,优化能效并提升发电效率>3%。该技术已在国内多家铝企落地并投运,有效提高绿电占比、降低能耗、增强竞争力。整体技术达到“”水平。

(责任编辑: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