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世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世铝网  >  铝业资讯  >  铝行业  >  正文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指引

2025-10-30 17:21:40 来源: 广州期货

  10月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简称“《建议》”),全文2万余字,较10月2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更为详尽和系统。

《建议》关键政策要点

  《建议》把握“十五五”时期基本定位和阶段性要求,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部署;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与“十四五”对比看, “十五五” 规划立足 “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的发展环境,经济目标从 “总量迈上新台阶”转向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逻辑从 “十四五”的“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转向“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向互动模式,新增惠民生与促消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相结合的内涵。产业体系建设上,突破 “十四五”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框架,明确 “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新增 “航天强国与交通强国” 建设目标,并首次系统部署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安全与创新领域,将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纳入主要目标,聚焦 “原始创新” 与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把 “增强国家安全屏障” 置于突出位置,强化关键资源保障与供应链安全。相较于“十四五”侧重绘制现代化蓝图,“十五五” 更强调战略落地与韧性构建。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指引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广州期货

《建议》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指引

  (一)黑色金属:供给约束强化与需求结构优化

  供给端受双碳政策牵引的绿色转型政策深度影响,焦煤领域将持续面临安全生产检查收紧,部分不合规煤矿存在减量预期,基本面预期偏强。钢铁行业作为传统高能耗产业,在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要求下,产能优化与技术升级压力加大,供给弹性受限,成本结构面临重塑。需求端则受益于 “交通强国” 建设与基建投资托底,铁路、公路等重大工程对螺纹钢、热卷的基础需求形成支撑,但高端制造领域的轻量化趋势可能抑制部分传统需求,整体呈现供给收缩与需求分化的格局。

  (二)有色金属:绿色金属崛起与资源保障强化

  品种分化成为核心特征:铜、铝等绿色金属受益于新能源与电网建设光伏、风电项目亦拉动需求增长,但供给端受能耗约束持续偏紧。锂、镍、钴等新能源矿产迎来政策双重赋能,需求端依托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需求扩张;供给端通过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国内勘探,推动锂矿综合利用、高效提纯等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锌、铅等传统金属主要依赖基建投资托底,而高纯镓、钨硬质合金等高端品种则在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带动下需求攀升。

  (三)新能源:政策强驱动下的供需格局重构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政策导向下,碳酸锂、工业硅、多晶硅等新能源上游原料及电力期货均迎来结构性机遇。碳酸锂需求端依托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装机量扩张持续增长,政策明确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预计 2025-2030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年复合增速维持 15% 以上;供给端通过锂矿综合利用率提升和盐湖提锂技术突破等政策支持,国内青海、西藏盐湖产能释放加速,同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力锂资源勘探增储,缓解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但短期产能释放节奏仍受环保、技术门槛制约,供需紧平衡或成常态。工业硅作为光伏硅料、有机硅的核心原料,受益于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和低空经济配套材料需求增长,政策鼓励从工业硅到硅片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推动产能向能源成本低、环保达标地区集中,同时严控高耗能落后产能,供给端集中度提升;需求端光伏装机量目标上调(预计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25%)直接拉动工业硅需求,价格弹性显著增强。多晶硅领域,政策聚焦降本增效与质量升级,支持大尺寸、高效能多晶硅料研发生产,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需求端受全球光伏装机热潮驱动,2025 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量或突破200万吨,而供给端新增产能需匹配能耗指标与环保要求,行业供需格局向优质供给主导转变。

  (四)能源化工:结构性分化与战略安全升级

  传统化工品供需格局呈现明显分化:供给端通过严控炼油、乙烯等传统产能,防范内卷式过剩,PTA、乙二醇、甲醇等品种新增供给放缓,利好行业长期利润稳定;需求端则依托 “提振消费、稳定房地产” 政策,维持家电、汽车、建材对通用塑料、化学纤维的基础需求。高端化工品迎来政策红利,低空经济、AI 算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催生对特种材料、电子化学品的增量需求,推动行业向 高性能和绿色化转型。煤化工因碳排放强度最高,将面临最大的成本压力和约束,其发展会受到严格限制。轻烃化工(乙烷、丙烷脱氢) 和油化工的碳排放相对较低,短期内更具优势。

  (五)农产品:从安全保障到强国升级的供需变革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指引下,农产品格局从 “十四五” 的保障粮食安全向提升全球竞争力跨越。油脂油料领域迎来结构性调整,政策将推动扩大大豆、油菜籽等油料种植面积,提升豆油、菜油原料的国内供给能力,同时 全面绿色转型政策与全球生物柴油发展趋势契合,带动相关油脂需求增长。粮食领域强化 规模化生产和流通体系优化,通过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升产量与质量,供需稳定性增强。此外,农产品物流体系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持续完善,仓储、运输效率提升将缓解区域供需失衡,平抑价格波动。

  图、《建议》对部分商品增量需求的指引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指引

  来源:公开信息、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