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工信节〔2025〕204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现将《钢铁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食品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化工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建材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轻工业绿色化改造指南》《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医药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工程机械产业绿色化改造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要聚焦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产品绿色化,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一、改造重点
针对铜、铝、铅、锌、硅等重点品种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以熔炼、电解、精炼、铸造等核心工序为重点,推动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及辅助设施的绿色化升级,实施全流程低碳化、清洁化改造。
二、改造路径
(一)原料无害化
1.铜冶炼:推广使用低砷铜精矿和低氟氯含铜物料,从源头控制砷、氟、氯等杂质输入。推广应用生物浸出技术,逐步替代传统焙烧工艺,避免砷、汞等重金属挥发。推广无氟助熔剂替代萤石,有效控制氟排放。
2.铝冶炼:推进原料清洁处理,开发并示范有机脱硅剂替代强碱溶出工艺。加强无钙铝土矿预处理技术研发,减轻赤泥碱性污染。鼓励使用低硫石油焦替代高硫燃料,降低硫氧化物排放。
3.铅锌冶炼:优先选用低镉、低砷铅锌精矿,控制有害元素输入。推广氧气底吹(侧吹)熔炼工艺,减少铅尘与硫化物排放。推进铅膏、铅锌渣等含金属废料的协同处理,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4.硅冶炼:加强绿氢及生物质炭还原工艺研发应用,替代传统碳质还原剂,减少碳排放与粉尘产生。开发氯循环技术,替代四氯化硅直接排放,实现氯资源高效回用。推广应用高纯石英砂原料,降低铁、铝杂质含量。
(二)生产洁净化
1.铜冶炼:推广应用富氧熔池熔炼、闪速熔炼+富氧吹炼等先进工艺,配套双氧水、离子液、钠碱法等高效脱硫技术,降低SO2排放。推广高效布袋除尘与湿式电除雾组合,强化颗粒物治理。
2.铝冶炼:全面推广预焙阳极电解槽全封闭集气+干法吸附净化技术,降低氟化物排放。集成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组合脱硝技术与氧化铝粉循环吸附,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推广阳极钢爪自动清理系统,降低沥青烟浓度,满足电解铝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3.铅锌冶炼:推广高效湿法锌冶炼技术、锌精矿大型化焙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侧吹还原熔炼粉煤浸没喷吹等技术。鼓励采用喷煤技术配置湍冲塔除尘、湿式电除尘、覆膜袋式除尘器等颗粒物捕集装置,减少污染排放。
4.硅冶炼:鼓励采用全密闭矿热炉与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减少无组织排放。鼓励采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开发氯硅烷闭环回收工艺,提高四氯化硅综合利用率,推动多晶硅清洁生产达标。
(三)能源低碳化
1.用能结构优化:探索清洁低碳氢、生物质能在高温熔炼、精炼工艺中的应用,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推广使用热泵装置回收工业废水、废气等余热资源制备高温蒸汽,拓展热泵应用场景。推广电加热技术,推进熔炼炉、电解槽、精炼炉等设备的电气化终端设备电气化改造。鼓励企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多能高效互补利用,降低用能成本。
2.能源梯级利用:加强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梯级回收熔炉烟气、高温熔体余热,推广铝液直供技术,避免重熔能耗。鼓励加强行业能碳监测,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
3.设备更新:加强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促进能源效率提升。
(四)废物资源化
加强铜烟灰、砷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从源头提升赤泥可利用性,推广赤泥在线降碱、无热干化工艺技术,降低赤泥的碱含量和含水率。扩大现有途径利用规模,鼓励企业加大对赤泥中铁、铝、钙等元素的提取力度,推动利用赤泥生产氧化铁粉、硅铁粉、硅铝粉、高钙铝粉、铝铁粉等产品。拓展赤泥综合利用场景,支持赤泥改性技术在路基材料、路面材料、地基场坪等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鼓励现有氧化铝企业配套建设赤泥综合利用项目。
(五)产品绿色化
围绕精细氧化铝、电解铝、铅锭、阴极铜、多晶硅等系列有色产品,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聚焦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和低碳属性五个方面,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系统减少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开发绿色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