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尧昆虫博物馆的“蝶翼幕墙”到汉魏故城博物馆的“陶砖密码”,从上海设计大厦的“旧改焕新”到今天的“海湾枢纽”——11月6日上海FBC“建筑复杂表皮与幕墙精细化设计研讨会”的案例库,终于迎来了“设计出海”领域的重磅选手!
活动名称
Facade+ 建筑复杂表皮与
幕墙精细化设计研讨会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6日
上海新博览中心 W4馆
参会人
业主甲方→建筑设计单位→幕墙咨询单位→幕墙工程单位→建筑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操刀的阿联酋Etihad铁路沿线车站站房项目,正用钢筋水泥与文化肌理的碰撞,写下“中国设计”走向的新注脚。
项目名称
阿联酋Etihad铁路沿线车站站房项目设计
ETIHAD RAIL CONVENTIONAL SPEED PASSENGER SERVICE
项目类型
设计出海
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亮点
方案创意引领、跨文化适配、BIM专业协同、地域文化“转译”
PAPT01
不止是车站
更是“交通心脏+文化地标”
作为阿联酋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篇之作,Etihad Rail常速铁路车站项目就像一条觉醒的钢铁动脉,一头扎进海湾腹地——它紧攥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三大城市的手,用三座站房(8000㎡的阿布扎比站、11000㎡的迪拜站、9000㎡的富查伊拉站,总建面2.1万㎡)织就一张“城市网”,直接坐稳海湾客运枢纽的C位。
作为阿联酋国家铁路网的骨架性组成,它的意义远不止于疏通区域交通脉络:更以建筑为笔,书写着国家现代化战略与化发展的雄心。
PART02
设计灵魂
阿拉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
“不是呆板复刻地域符号,而是让文化基因自然生长在建筑肌理中”。项目以“现代性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为核心理念,强调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建筑造型上,将阿拉伯传统建筑的拱券韵律、纹样肌理,转化为现代交通建筑的流畅线条:站房檐口的渐变弧度呼应沙漠沙丘的曲线,玻璃幕墙的几何分割暗藏贝都因人帐篷的编织逻辑,让建筑在满足高效换乘功能的同时,成为可触摸的文化载体。
站房布局注重旅客流线效率与舒适性:通过动态客流模拟优化的空间布局,让进出站、换乘、商业服务等功能像“水流”一样自然衔接。
PART03
技术壬牌
BIM破局跨国项目“协同难”
如果说文化转译是“软实力”,技术落地就是“硬底气”。
不同于常规交通建筑的设计流程,项目全程以BIM技术为中枢,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幕墙等多专业的“数字孪生”协同,让跨国团队在虚拟空间里也能“实时对话”。
从消防疏散模拟到声学环境优化,从节能指标测算到幕墙风压实验,20余项专项分析如同精密齿轮,确保每一处节点设计既符合规范,又适应沙漠气候的特殊要求——这种“技术合规性+地域适应性”的双重把控,正是中国设计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毫米级”的精细度,不仅让设计成果在技术合规性、施工可行性上达到水准,更解答了一个关键问题:当跨国项目面临标准体系差异、供应链隔阂、施工环境限制时,如何用全流程技术管控实现“零误差”落地。
PART04
11.6.上海
解锁中国设计“出海秘籍”
从文物建筑的匠心传承,到城市更新的有机生长,再到设计出海的全球视野——这场研讨会正在勾勒中国建筑表皮技术的进化轨迹。而Etihad铁路站房的故事证明:真正的设计出海,从来不是技术的简单移植,而是文化转译与技术创新的双向奔赴。
11月6日上海“建筑复杂表皮及精细化设计研讨会”现场,将深度拆解该项目如何平衡“标准与地域特色”“功能效率与文化表达”,这场沙漠与钢轨的邂逅,或许藏着你下一个跨境项目的关键答案?
PART05
研讨会
其他看点剧透
主题一:文博建筑
用技术为文明塑形
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
拉索陶砖幕墙,让文明有了具象载体。
看点 :汉魏千年建构技艺 | 大跨结构 | 材料构造一体化 | 拉索陶砖幕墙 | 遗址保护
宁波周尧昆虫博物馆
参数化渐变的彩釉幕墙表皮,
再现昆虫翅膀的轻薄质感,凸显轻盈。
看点:轻盈 | 参数化幕墙 | 精度把控 | 流程拆解
主题三:城市更新
旧建筑长出新生命力
当既有建筑遇上“建筑师负责制”
城市更新标杆案例将全面展示
如何用精细化设计让建筑保留记忆的同时
具备可持续运维的“生命力”
看点 :运维实效验证 | 建筑师负责制 | 设计+科技+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