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科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郑州大学、郑州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主办,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端装备极端制造技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将于2025年7月16-1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现将具体会议参会事宜通知如下,请仔细阅读: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
7月16--18日(其中16日全天报到,17-18日会议交流)
会议地点
洛阳唐都逸景国际酒店
酒店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开元大道东133号
乘车路线
1.洛阳北郊机场--洛阳唐都逸景国际酒店
1)洛阳北郊机场步行133米(2分钟)--飞机场候机楼公交站乘坐1路约18站到零一四中心公交站(45分钟)--换乘92路公交车乘坐16站到开元大道孝文大道口(40分钟)--步行5分钟到酒店。
2)出租车:行驶27.3公里大约34分钟车程,费用约45元。
2.洛阳龙门高铁站--洛阳唐都逸景国际酒店
1)洛阳龙门站(进站口)步行338米(5分钟)--龙门客运中心公交站乘坐803路约9站(41分钟)--开元大道孝文大道口公交站--步行5分钟到酒店。
2)出租车:行驶12.3公里大约18分钟车程,费用约20元。
3.洛阳火车站--洛阳唐都逸景国际酒店
1)洛阳站步行376米(6分钟)--洛阳站公交站乘坐92路约21站(57分钟)--开元大道孝文大道口公交站--步行5分钟到酒店。
2)出租车:行驶21.3公里大约33分钟车程,费用约40元。
住宿指南
部分报告题目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结果以大会议程为准
报告陆续增加中……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省科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科技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协办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材料精密结构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
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温轻合金及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连接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绿色建筑材料制造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有色金属液态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大型构件焊接技术创新中心
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
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高端装备极端制造技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网、中国有色网、世铝网、仪器信息网、中国有色金属智库、《热加工工艺》、《中国材料进展》、研蔻?视频 、研贸?有色、慧博士?科研、技术蜂等
大会组委会
大会主席
曹亦俊 河南科技大学 副校长
宋克兴 河南省科学院 党委书记/执行院长
魏世忠 郑州轻工业大学 校长
卢志文 洛阳理工学院 党委书记
陈玉华 南昌航空大学 副校长
肖艳秋 郑州轻工业大学 副校长
上官林建 洛阳理工学院 副校长
李伟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术副校长
共同主席
曲选辉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张一敏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李红霞 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教授
张廷安 东北大学 教授
李会军 (澳)伍伦贡大学 教授
何 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张治民 中北大学 教授
石 玗 兰州理工大学 教授
张国赏 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 教授
赵红亮 郑州大学 教授
执行主席
张 毅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张柯柯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刘建秀 黄河科技学院 教授
郝用兴 郑州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教授
唐明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教授
钟素娟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计 江 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执行副主席
皇 涛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肖 笑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秦 建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学术委员会成员(按首字母排序)
卞华康、曹 军、查小琴、査 敏、
常云峰、陈书锦、陈宇强、陈玉勇、
邓坤坤、丁朝刚、丁雨田、豆志河、
杜 冰、杜开平、范海洋、付云龙、
高正源、国秀花、郭 鹏、韩 超、
韩建超、郝用兴、胡建华、胡志力、
黄 亮、贾 智、蒋 鹏、蒋文明、
晋芳伟、靳常青、李继文、李向明、
梁忠伟、林巧力、刘峰超、刘 华、
鲁辉虎、路全彬、吕国志、米国发、
倪增磊、彭 进、彭 建、齐乐华、
钱东升、秦 建、石文超、田 边、
王 坤、王金凤、王善林、王晓南、
王玉敏、吴国华、肖 健、肖 笑、
徐 杰、魏秋平、吴东升、薛 勇、
闫钊鸣、尹立孟、游小刚、余申卫、
张 平、张贺新、张洪涛、张 鹏、
张士宏、张 悦、赵 熹、赵冬冬、
赵 飞、赵富强、赵国群、赵宇宏、
朱 明、朱 江、朱 强、朱艳春
会议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一):有色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
分会主席:
米国发 河南理工大学 教授
曹 军 河南理工大学 教授
李向明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赵 飞 贵州大学 教授
国秀花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秦永强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
金文中 洛阳理工学院 教授
分会召集人:
张贺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周 孟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新型有色金属合金设计
先进熔炼与铸造技术
粉末冶金与快速凝固技术
(二):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
分会主席:
张士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钱东升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薛 勇 中北大学 教授
刘 华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
张 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教授
徐 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邓坤坤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杜 冰 燕山大学 教授
黄 亮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分会召集人:
闫钊鸣 中北大学 副教授
胡建华 太原科技大学 教授
朱 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副教授
丁朝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相 楠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轧制、挤压、锻造、冲压等塑性成形工艺优化
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微成形、超塑性成形)
多场耦合成形技术(热-力-磁耦合)
智能化成形装备与在线监测技术
(三):有色金属材料连接与焊接
分会主席:
张洪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教授
卞华康 上海大学 教授
陈书锦 江苏科技大学 教授
朱 明 兰州理工大学 教授
刘峰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王晓南 苏州大学 教授
吴东升 山东大学 教授
分会召集人:
马 宁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付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副教授
倪增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激光-电弧复合焊提升铜、铝的熔深和效率
AI实时监控熔池状态,优化参数
无镉钎料、低温连接工艺
钛合金电子束熔丝沉积(EBAM)一体化成型
连接技术(搅拌摩擦焊、激光焊、铆接)与结构优化
(四):热处理与表面工程
分会主席:
张 平 广东海洋大学 教授
高正源 重庆交通大学 教授
鲁辉虎 中北大学 教授
蒋 鹏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研究员
杜开平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贾 智 兰州理工大学 教授
分会召集人:
景 柯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彭 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有色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调控
表面改性技术(喷涂、镀层、阳极氧化、微弧氧化)
抗腐蚀、耐磨及功能性表面处理
绿色表面工程技术发展
(五):轻量化材料加工技术
分会主席:
吴国华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王金凤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教授
赵 熹 中北大学 教授
朱艳春 太原科技大学 教授
韩建超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赵富强 太原科技大学 教授
彭 建 重庆大学 教授
査 敏 吉林大学 教授
陈宇强 湖南科技大学 教授
胡志力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主题方向:
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轻量化成形技术
薄壁件、复杂结构件的成形工艺创新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中的应用案例
(六):复合材料与多材料成形
分会主席:
赵冬冬 天津大学 教授
范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教授
蒋文明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王玉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魏秋平 中南大学 教授
分会召集人:
石文超 合肥工业大学 副研究员
柳 培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制备与成形
层状复合材料的轧制与扩散连接技术
金属-非金属复合结构加工(如铝-碳纤维)
多材料界面行为与性能表征
(七):精密成形与微纳制造
分会主席:
田 边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主题方向:
微尺度成形技术(微冲压、微铸造)
超精密加工与微结构制造
纳米金属材料的成形与功能化
MEMS器件中的金属微加工技术
(八):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
分会主席:
赵国群 山东大学 教授
查小琴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教授
梁忠伟 广州大学 教授
主题方向:
加工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仿真(有限元分析、多尺度建模)
工业4.0与智能工厂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工艺优化
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
(九):冶金-材料制备与资源循环利用
分会主席:
豆志河 东北大学 教授
吕国志 东北大学 教授
李继文 河南科技大学 教授
游小刚 郑州大学 研究员
分会召集人:
程 楚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韩 超 河南科技大学 副教授
王 坤 东北大学 副教授
主题方向:
有色金属低碳冶金材料制备技术
冶金材料一体化制备短流程新工艺
废料回收与再生利用工艺
有色金属冶金渣无害化处理与高值利用
(十):应用与产业化
分会主席:
晋芳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教授
主题方向:
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机身、高温合金叶片)
汽车领域(铝合金车身、镁合金轮毂)
电子与医疗领域(铜合金引线框架、生物医用钛合金)
能源领域(锂/钠电池集流体、核用锆合金)
(十一):国际前沿与跨学科分会
分会主席:
靳常青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主题方向:
极端环境材料加工技术(超高温、超低温)
仿生材料设计与成形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与高通量实验
跨学科交叉(如金属生物材料、柔性电子金属化)
(十二)新型绿色钎焊技术及应用
分会主席:
路全彬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郭 鹏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林巧力 兰州理工大学 教授
分会召集人:
常云峰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工程师
赵 迪 河南科技大学 讲师
主题方向:
金属/陶瓷直接钎焊
绿色液相辅助钎焊
薄膜自蔓延反应钎焊
关于会议说明与其它
1.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会务工作。会议代表收取注册费2500元/人,学生收取注册费1500元/人。
2.食宿安排:交通食宿安排:会议推荐酒店入住,或代表自行选择会场周边酒店入住,会议期间统一安排用餐,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3.收款账户: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右安门支行
账 号:1100 1071 6000 5300 3870
注:汇款时请注明 材料加工-姓名-单位名称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敏
手机:13810471842(微信同号)
电话:010-88793500转802
传真:010-88796961
邮箱:gmcl@china-mcc.com
网址:www.china-m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