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世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世铝网  >  铝业资讯  >  铝行业  >  正文

绿电铝成地方经济增长极

2025-02-18 08:58:15 来源: 有色金属

  作者:戴志雄

  近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实施了大规模产能转移,也转出了电解铝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和高质量。绿色低碳已成行业发展趋势和变革力量。这些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将绿色能源优势转化成绿电铝产业发展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正分享着这种产业转移和绿色能源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红利。绿电铝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云南文山:打造绿色铝谷核心区

  电解铝是高载能行业,稳定的电力保障和低电价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而绿电则关乎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比较优势。云南省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绿色能源,特别是水电,成为此轮电解铝产能转移的主要受益者,一跃成为绿电铝大省,可谓率先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04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9795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位。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早在2017年,云南省电力装机容量就达8550万千瓦,其中水电6076万千瓦、风电819万千瓦、光伏233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3%,绿色发电量占比达90%。随着后续大型电源建设,云南省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然而,由于云南省的大工业用电占比不高,电力消纳却成了问题。2017年云南电网统调火电按最小方式运行,仅安排160亿千瓦时发电量的情况下,水电富余电量则达到550亿千瓦时。2017年外送的电量达到1200亿千瓦时。承接电解铝产能转移无疑成了电力消纳的首选。

  正因此,自2017年10月起,云南省出台了《推动水电铝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7〕65号),明确提出用三年的时间,争取电解铝产能600万吨,力争每年消纳水电1000亿千瓦时的行动目标。与之配套的电力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相继推出,并向各大电解铝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招商政策一出,尤其是确定地对自带电解铝产能指标项目用电价格为0.25元/千瓦时暂定5年期(2019-2023),期满后执行电价与铝价联动的优惠政策,直击电解铝企业心坎,立即吸引了国内众多企业抢先入驻,先后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和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在文山州富宁县投资建设90万吨绿色水电铝材项目,四川其亚集团有限公司在大理州鹤庆县建设35万吨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作为铝业央企的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是携百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通过资本运作,于2018年12月19日入主云南冶金集团,获得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后,通过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强势拓展自己在云南的铝业版图。不甘落后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加紧了入滇行动,2019年10月15日,与云南省政府签约,在文山州砚山县共建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暨200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并于当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

  2022年6月8日,云南省还开启了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提出打造绿色铝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绿色铝谷”的目标。力争到2024年全省绿色铝产业链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期望在2030年全面建成“中国绿色铝谷”,全省绿色铝产业在产业规模和精深加工、创新研发上跻身全球领先水平。文山州被定位为绿色铝谷的核心区。日前,云南省现已建成的电解铝产能577万吨,其中文山州288万吨,约占全省的一半。

  由于这些电解铝产能大都使用的是水电这种绿色电力,所生产出来的电解铝大都属于绿电铝,其具备绿色低碳的属性,吸引了众多下游企业的进驻。在文山州砚山产业园,随着山东魏桥创业集团项目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电解铝产能分期建设落地,先后有山东创新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绿电铝上下游及配套项目跟随。而在文山州的富宁产业园区,围绕着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的精深加工的一批电池铝箔、高性能铝板带和高端铝合金材等项目也正在加快落地。据地方有关部门统计,现文山州铝产业上下游企业已有34家,铝加工产能达到676万吨,2024年铝产业产值将达800亿元,2025年铝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内蒙古霍林郭勒:进阶绿电铝之城

  相较于云南的水电优势,内蒙古同新疆的优势一样则是煤电。新疆是上轮电解铝产能转移的首要地。丰富的煤电资源使内蒙古成为继新疆、云南之后,电解铝产能转移的又一个投资重点区域。据统计,内蒙古现有电解铝企业11家,已建产能合计651万吨,在建和拟建产能135万吨。其中,分布在包头市有4家,已建产能为265万吨;霍林郭勒市3家,已建产能为268万吨;锡林郭勒盟1家,已建产能40万吨;鄂尔多斯市1家,已建产能50万吨;赤峰市1家,在建和拟建产能100万吨;扎鲁特旗1家,在建产能35万吨(属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可以说,内蒙古也是此轮电解铝产能转移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尽管内蒙古在发展电解铝产业上,起初依托的是传统的化石能源,但近几年,也在不断顺应着国家“双碳”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同企业一道推行煤电铝向绿电铝的快速转型。2023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总规模达到932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665亿千瓦时。2024年内蒙古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4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瓦。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电量达600亿千瓦时。2025年,内蒙古计划年内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届时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超过1.7亿千瓦。为此,2024年内蒙古专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通辽市、赤峰市两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适度承接电解铝产业转移项目,并规定了新建的电解铝项目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不低于50%。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电解铝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消纳可再生能源。支持铝产业园区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并网项目示范,提高铝产业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在此轮内蒙古区域电解铝产能转移和产业发展中,尤其以霍林郭勒市最为亮眼,其充分发挥“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独特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新能源与铝产业的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绿电铝之城”,走出了一条新路,正实现从“煤电铝之城”到“绿电铝之城”的进阶,成为地方政府和全国铝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吸引着更多的产业链企业和资本集聚,重塑着产业格局。

  霍林郭勒市现有3家电解铝企业,分别是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合计产能268万吨。截至2024年,霍林郭勒市累计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61.3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36.6%,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1.6%。此外跨区域布局的众多新能源项目和新的装机容量更是增添了地方绿色发展动能,吸引着80万吨电池箔及配套坯料项目、年产55万吨易拉罐罐料及汽车板材项目、年产10万吨交通轻量化零部件及IT配件项目、年产20万吨高端铝板带箔项目等纷纷落户,开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拉动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和良性增长。

  霍林郭勒市现已成为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绿色铝基新材料产业正成为“再造一个通辽工业”的主力支撑。对此,通辽市对于自身的发展定位也是更为明确,并提出了加快追“新”逐“绿”步伐,打造绿电洼地,做大绿电铝规模,做长铝加工链条,争取“十四五”末期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建的电解铝项目的绿电占比要达到60%以上。到2026年,电解铝产能达到400万吨、铝精深加工产能达到350万吨、再生铝年产能达到100万吨,铝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的目标。

  四川广元:建设绿色铝都

  相较于云南,四川在电解铝的招商上显得些许淡然。事实上,四川也是绿色电力大省,水电可开发量达1.48亿千瓦,居全国首位。据了解,2017年四川的发电装机容量就达9571万千瓦,其中绿色能源的装机达到790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82.64%,绿色能源发电量3104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9.8%。绿色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且核准在建的水电项目装机量约3000万千瓦。同样面临着消纳水电之困。

  据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四川省的弃水电量分别为26亿千瓦时、97亿千瓦时、102亿千瓦时、142亿千瓦时、140亿千瓦时。2017年四川电网统调电站,即地方电网和国网调度电站除外的装机弃水电量达40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西南地区的弃水及其他绿色能源弃风弃光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西南地区水电消纳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1830号)和《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17〕1942号),鼓励符合国家政策的产业积极消纳清洁能源。无疑支持高载能的电解铝产业的发展成了重要选项。2018年7月30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经信厅、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四川省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满实精准电价政策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合规国家产能的电解铝位列其中,并确定电解铝电价不超过0.30元每千瓦时。

  也是看中了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四川省的绿色电力优势,当大部分企业扎堆云南时,河南中孚实业有限公司毅然选择了水电资源丰富和有良好铝工业基础的四川省广元市进行投资,从2018年12月开始将50万吨电解铝产能分两期转移至此。

  河南中孚实业有限公司的到来,为广元市带来了产业规模和效益,也激发和坚定了广元市不断做强做大铝产业的信心和决心。2021年12月,广元市出台了《广元市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铝基材料产业基地、成渝地区铝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的目标;2023年7月,广元市委通过了《关于以打造中国绿色铝都为引领推动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决定》;2023年10月,广元市还出台了《广元市加快“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建设十条政策措施(试行)》,全力保障铝产业发展。

  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产业资本合力,催生了广元市铝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9年至2024年间,广元市的铝产业实现了大变样和大进步。电解铝产能从11.5万吨跃升至61.5万吨,再生铝产能从20万吨跃升至110万吨,铝加工产能从50万吨跃升至200万吨,实现产值从82亿元跃升至41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铝企业也从18家上升到了59家。计划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0家,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加快建设成为“中国绿色铝都”。

  电解铝消纳了绿电,本身就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绿电铝的绿色低碳属性又向整个产业链传递着环保价值。一条条的绿电铝产业链,铺就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绿色能源与电解铝的协同发展,使得地方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随着相关产业链对绿电铝的更多关注和绿色低碳铝材料需求增加,围绕着绿电铝这些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还将集约更多的供应链企业和资本,绿电铝及产业链的规模充满想象,地方经济将持续迸发出新的活力。

  上述三个地区只是我国电解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也代表着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未来就是绿电铝。我们希望拥有这种独特绿电资源优势的地方政府一如既往支持绿电铝产业的发展,打好绿电铝牌,使之成为地方经济更大的增长点和更新的增长极。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

(责任编辑: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