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青岛轻金属认真贯彻落实中铝股份提产上量工作部署,立足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生产势头,再生铝合金产量环比增长22%,创建厂以来单月历史新高。
聚焦改革,激发提质增效活力。青岛轻金属结合“四定”工作,快速推进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优化方案落地落实,机构由5部门2车间优化至4部门1中心,管理人员由36人优化至21人,科级编制由11人优化至6人,职能职责进一步理顺,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
为满足提产要求,生产工区全面梳理5条生产线工艺流程,聚焦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通过师带徒、邀请专家指导、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多措并举,提升生产产能。作为小合金生产主力线,1号和3号生产线引入时间模型,优化工艺参数及作业时间,日均铸造炉次提升25%。2号生产线7月上旬重新启动,为尽快达到设计产能,设备管理和检修人员跟班作业,现场解决问题,短时间完成设备消缺改造,保障设备正常高效运转。
4号、5号扁锭生产线通过合理编制订单生产排程,减少因更换产品牌号放空炉水次数,产量提升了19%。
对“脏料”进行清洗、压块,是社会废料预处理线提升金属回收率的有效手段。在青岛轻金属提产任务下达后,社会废料预处理线由白班作业改为承包制全天24小时倒班作业,社会废料处理量实现了翻番。
动力班、检修班并入生产工区实行一体化管理,重新梳理设备运行点检维护工作流程,由被动式抢修转变为主动式维护保养,确保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转,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青岛轻金属将保持战略定力与耐力,严格落实极致经营理念,稳扎稳打,将达产、达标、达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为“新中铝”建设贡献力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
角 ··· 按钮,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